正山小种官网正山小种百科正山小种文化

金秋季节正山小种发源地桐木关访茶


在普通茶客眼里,武夷山就是大红袍的代名词,殊不知在世界范围内,代表着武夷山,甚至中国茶叶的却并非大红袍,而是正山小种。在推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BLACKTEA、BOHEA赫然在列。这些直接指向正山小种的专用名词,记载着正山小种曾经的辉煌,而当昔日的辉煌日渐沉寂之后,原产地武夷山桐木村也正以另一种轻松的姿态,重新面对国人和世界。

正山小种的诱惑

桐木村,武夷山市星村镇的一个山村,深藏于人称“东南屋脊”的武夷山脉黄岗山深处,是名闻天下的武夷山九曲溪发源地,也是离武夷山自然保护核心区最近的一个人类生活区域,溪水、名茶、海拔、生物共同构成了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巨大磁极,吸引我们走进大山的深处,一亲她的芳泽。

这一次旅行,起源于一次饮茶的体验。我的家乡盛产乌龙茶,除此之外的其它茶类,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具体到红茶,在我的印象当中,它几乎就是超市里面出售的立顿荼包的代名词。因此,当一种叫做“正山小种”的带着原产地神秘色彩的红茶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不免引起我们强烈的好奇,而正山小种入口浓烈的烟熏味道、甜润甘香的茶汤以及醇红金边的色泽,在茶与舌头甫一碰撞的那一刻。就已俘虏了一个茶客的心。

于是启程,寻着那浓烈的烟熏味,来到东经117度,北纬35度交叉而成的区域——桐木村庙湾村,它隐藏在武夷山脉深处,所有红尘俗世的人欲纷争,全部来源于天地灵气所钟的这个小小山村,掩卷细思,不禁让人意乱神迷。

庙湾村有一个古老的制作红茶的茶楼。下为燃烧松木的石灶。上面一层是架晒干茶的木制作坊,这个茶楼地处桐木溪边,为整个村子所共有,每年谷雨前后。村民们便会集中把采摘下来的青茶运到这里来制作。初秋时节,虽然无法看到采茶制茶的场景,但是被熏得乌黑的楼板,用陈年的熏迹,仿佛在告诉我们正山小种红茶是如何的独此一家,魅惑众生。

复兴正山小种的努力

正山小种一年只采摘一季,所以当铁观音的“秋香”正轰轰烈烈的时候,桐木的采茶人们正准备过冬。山下秋夜正凉爽,但在高远的庙湾星空下,人们已经冬衣加身。在茶田边上等待我们的是年轻的茶农小伍,这个桐木村新兴一代的制茶人,开始通过网络打开一片天,和其它桐木茶人一起,实现着正山小种的复兴梦。

随着近两年红茶市场的复苏,一度濒临停产的正山小种,又重新焕发出活力。趁着月色。小伍带我们到传说中的庙湾茶楼,今晚正好在烘焙一批小种茶叶。推开乌黑的茶楼大门,一股浓烈的松香味和着热气扑面而来。顺着手电筒光线往里张望,原来这是一个烘焙干茶的木楼,茶叶放入大匾架在高处。地下铺着竹席,松木香气就从竹席下一个庞大的石灶里升腾而上。小伍说,这个有几百年历史的茶楼是村里的宝贝,从这里烘焙出来的正山小种才具有特别的浓烈醇香。村里也有规模较大的茶厂,可是做出来的滋味怎么也比不了从古老茶楼做出来的。听着这些绘声绘色的传说时,我们从小伍们的脸上看到了自豪和自信,不管这个茶楼是否真有这么神奇的功效,但它传递给桐木制茶人的却是一种强烈的做出好茶的自信和动力,保证了蜚声世界几百年的正山小种能够薪火相传,而且永葆魅力。

在松香扑鼻、茶香盈颊中过了一夜,清晨起来我们就被这个宁静而丰富的山村打动了,丰润的空气包裹着全身,溪流、竹林、古树、鸟鸣,一切都有让人结庐而居的冲动。正山小种茶树其实是一种杂生的莱茶,陆羽称,烂石生上茶,而遍布山边的小种茶树形象地印证了茶圣的经验之谈。没有红茶树和绿茶树的分别,桐木丰富的植物种类给了小种茶树得天独厚的营养,黄岗山多雾和高耸的气候地质条件,给了小种茶树优异的品质,而当好的茶叶邂逅了好的制作,正山小种就诞生了。

近年来,桐木的制茶人不但传承了凝结着先辈智慧的传统手工制法,也在顺应市场不断地求新求变,近年来。金骏眉的大获成功,便证明了桐木的山川灵气和桐木茶人的睿智,也体现了新一代桐木茶人的雄心壮志和当年正山小种鼎盛时期的气魄和胸襟。

丰富的生物大家园

桐木不但是红茶爱好者的圣地,还是世界生物界鼎鼎大名的模式标本产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它地处东南六省最高峰黄岗山的山腰,身处著名的地质大断裂带之上,也是生物界、地质界专业人士心中永恒的圣地。

黄岗山作为武夷山脉的灵魂,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的高度上,而且还在于它特殊的经纬度位置,成为众多生物快乐生存的家园。我们在早晨10点半的大雾中驱车上山顶,能见度很低,飞驰在碎石山道上的皮卡车,犹如驶入混沌之中。我们路过铁杉之王,我们路过断燕之崖,我们路过断裂峡谷,我们路过植物垂直分布带,但是这弥漫大雾,让我们雾里看花。在一处宽敞的弯道处,我们停车远望,雾海茫茫,众人齐声高呼。山谷中声音回荡。在同一时刻,武夷山众多的生物和我们一起呼吸同样的空气,但却互不相见,和而不同,这也许就是人们最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吧。

途径挂墩,这个普通人觉得陌生的名字,在生物学界却是如雷贯耳。一个只有20几户人家的小自然村,远离桐木村部,孤悬在海拔超过1800米的山中。世界上任何一本生物学的教科书上都会这样描述挂墩:那是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在此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9种,仅收集到的昆虫标本要超过10万种,有多种珍稀动植物标本被多家世界著名的自然博物馆所珍藏。从保护区所在地三港前往挂墩,我们选择坐车到七里桥,然后徒步7里上山。那是一条风景极其秀丽的山路,溪水一直在路旁叮咚不断,而茂密的竹林,从山道开始就陪伴始终,让我们一点不觉得背上装备的沉重。而面对如此众多的生物世界,不禁痛感“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这个生物学家们视之为珍宝的圣地,我们如幼童般懵懂,八宝山而两眼空空,以致对沿途所见之动植物,都一律抱以崇敬的眼光。

行走桐木,一定要在幽幽桃源峪中享受一番纯净的氧气浴。景区桃源峪的入口极有气势。一条红色的铁索桥,凌空架在53米的峡谷上空。仿佛引渡游人进入洞天仙境。天下起小雨,落叶满地,秋天的下午水瘦天高,整个桃源峪人迹全无。我们在清澈见底的溪谷嬉戏,躺在激流旁的大石上听水;脱下鞋袜,在鹅卵石道上做天然足浴;在高处仰天长啸;在水边击水高歌。不由地生出携一炭炉,在此煮水烹茶,做陆羽陶翁的感叹。桃源峪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之高令人惊奇,在景区深处的桃源潭回龙瀑布下方, “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为89000个,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为零”。在此处满眼绿意、空幽宁静的神仙境地,每一个人都贪婪地大口呼吸着这纯氧的空气。

沉醉于桐木的茶香,沉醉于桐木的绿色,同行的每一个人都对此流连忘返,均相约异日再访桐木,届时定要一炉一席驻扎于此,天天享受纯氧沐浴,过上几天神仙日子,遥想那时,桃红柳绿,红茶飘香,天上人间,唯此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正山小种红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正山小种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
正山小种百科
为什么宋代斗茶是从福建风靡全国? 继唐以后,宋代饮茶之风更加普及,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寻常百姓都爱喝茶,可谓全民嗜茶。宽松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宋朝人的生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