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官网正山小种百科正山小种历史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研


武夷山是福建省第三大产茶区, 截至2011年底,全市茶园面积46.67万亩,投产茶园面积40.28万亩,茶叶产量2.37万吨,;产值18.3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13万吨,产值17.32亿元,占总产量89%,总产值94.6%,平均价格81.3元/公斤;名优茶中红茶产量1750吨,产值1.68亿元。红茶产量产值虽然不高,但平均价格96元/公斤。可见红茶生产已经成为武夷山茶叶提高效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产品大类。
 
一、国内外红茶产销概况
 
武夷山是传统的绿茶产区,历史上遂炒青、温炒青颇有知名度。由于毗邻福建政和等多茶类产区,气候、土壤接近,民间交往甚多,近几年来乌龙茶、红茶旺销,也带动了武夷山茶农对乌龙茶、红茶生产的积极性。
 
武夷山率先开始了红茶生产,通过效益比较,该县生产销往苏州、南京市场的绿茶名茶平均价在160元/公斤,而相同原料加工成红茶,销往北京、南京等各地市场,平均价格提高到340元/公斤,相应的成本增加仅10元/公斤。效益大增,从而带动了武夷山各地的红茶生产。到2011年,全市九县市区中有7个县市开始生产红茶,以庆元红茶、龙泉金观音红茶、松阳红茶为主。产量达到。
 
二、武夷山红茶的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分析
 
武夷山红茶是武夷山茶叶生产的新兴品种,大部分的鲜叶原料均可用来生产武夷山红茶。最细嫩的红茶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大部分原料为一芽二、三叶。生产时间从春季开始一直延续到秋末,原料供应充足,产品质量稳定。红茶的主要销售对象为企事业单位公务、商务接待用茶,居民日常饮用茶,而不是通常的礼品茶、公关茶,性价比高,茶农生产红茶所消耗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低,效益高。
 
随着福建茶叶品牌推广力度的加大以及消费者对饮茶保健功效的认识加深,除传统的浙茶销区外,全国各主要茶叶销区均接受了武夷山红茶。红茶的原料不会太细嫩,采摘成本相对较低,茶叶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符合自饮茶对茶叶滋味较浓的要求,属于性价比最高的茶类。达到了质量好、价格适中的要求,普通老百姓也能喝得起。全国有超过20个省市销售武夷山红茶,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对武夷山红茶的认可度较大,销量增长快。
 
三、武夷山红茶生产的产业基础分析
 
在生产实践中,为适应市场需求,武夷山茶叶企业和茶农对武夷山红茶的生产加工进行了创新,主要体现在工艺创新和产品细分,提高和稳定了产品质量,产品符合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1.以茶树品种进行产品细分
 
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茶叶口感的差异化需求,多年的实践让武夷山制茶企业提出了按照茶树品种进行细分茶叶花色品种的分类,发挥不同茶树品种的内质优势,稳定产品品质,从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根据茶树品种,市场上有群体种红茶、龙井43红茶、迎霜红茶、白茶红茶等品类。群体种红茶具备群体种茶树香高味浓特性,耐冲泡。白茶红茶用白叶1号原料生产,由于氨基酸含量高,香高味爽,显特殊花香,品质优,但浓度有所欠缺。龙井43香茶用国家级良种龙井43原料生产,条索细紧,香高持久,滋味鲜爽醇和。迎霜红茶香气高扬,收敛性强,滋味浓醇。通过生产原料的细分,可以有针对性的向不同口味的销区推广相应的红茶品种,销区采购商可以根据需求有选择的采购相应品种,扩大武夷山红茶的市场占有率。
 
2.气候与产业传统分析
 
武夷山毗邻福建武夷山、政和等小种红茶产区,洞宫山脉贯穿全境。历史上两地交往甚多,武夷山种植的群体种茶树基本上来自福建,种源相近。引进吸收传统红茶加工工艺基础上,武夷山红茶采用了人工增温增湿,提香机萎凋,温控发酵,低温提香等先进技术。在设备上,针对红茶加工要求,降低了揉捻机揉盘龙骨高度,中低档红茶初烘后用滚筒杀青机整形,使所生产的红茶条索紧细、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醇和等特点,提高了产品成条率,降低了碎茶含量,色泽均匀红润。
 
3.产品名优化
 
武夷山红茶参考香茶的加工工艺,对产品进行了简单精制后才上市销售。传统的精制设备工效低、技术要求高、处理效果一般,不适应小茶叶企业使用。武夷山茶农在产品处理上采用了韩产色选机,黄片、茶梗、碎末处理效果明显,工效高;再辅以复火提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每吨价格高出10000~16000元。仅松阳县,用于茶叶生产的色选机已经超过100台,色选机的应用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4.进一步做大武夷山红茶的对策
 
4.1加快红茶名牌培育
 
以公用品牌“武夷山生态茶”建设为切入点,在配合全省“福建绿茶”全球推广计划和各县市一县一品的基础上,启动武夷山生态茶公用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将武夷山红茶作为调整茶类结构的主要亮点来培育。要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策划,强化市场监督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及其品牌在公用品牌创建中受益并发展壮大,最终让强势龙头企业品牌代替公用品牌。
 
4.2推进标准化生产
 
由政府茶叶主管部门牵头制定武夷山红茶品种、栽培、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等系列标准,并通过贯标,提高全市红茶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为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打好基础。
 
4.3加强红茶关键技术攻关
 
针对红茶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对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引进与选育、产品质量安全、红茶工艺技术创新、加工设备改造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等,逐步提高红茶生产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钱杭园,杨小微,孙文清.福建省茶叶品牌构建的途径与成效[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1):28~31.
 
[2]叶火香,何迅民,张林福等. 松阳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茶叶,2010,(2):14~16.
 
[3]严芳,何卫中. 做强武夷山绿茶产业的对策思考[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26~28.
 
[4]行业综述. 2009年中国茶叶市场趋势分析[J]. 农产品加工业,1994-2009:23~24.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正山小种红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正山小种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
正山小种百科
宋朝御焙为什么要选择北苑? 大家知道,唐朝时候最大规模的贡茶是浙江湖州的顾渚紫笋,被称为天下第一的茶为什么在宋朝的时候地位旁落呢?而在两宋时期,闽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