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官网正山小种百科武夷山桐木关

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纪事


一片小小的茶叶,竟能反映大至国家的兴衰,小至村落的沉浮和百姓的贫富,不由人感慨万千。
 
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桐木村,是一个因茶而闻名世界的小山村,却也曾因茶路的兴衰,被卷入起伏跌宕的历史轮回中。
 
桐木村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的西部,隶属于闽东最高的峰峦—白云山的东麓。“桐木”这个名字最早见于1762年。这里常年烟雨蒙蒙,使得四周山青水秀,景色十分怡人。村前清流如带,村后桂树飘香,隔岸松杉苍翠,远近茶园碧绿。锣鼓争鸣、龟蛇遥望、云桂飘香、清溪飞凤、玉笔尖峰、骏马飞天、天台洞府、蒙井清泉、石门弄月、鲤鱼朝天这“桐木十景”就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流连忘返。清人郭苹野有《桐木村记》云:“至桐木,四山排闼,一水中流,鸡犬相闻,圜阓茂盛。产茶美且多,有武夷之风,外邦称为小武夷是也。”
 
我想,若不是因为茶叶,这里本该是一方净土,仿若世外桃源。可历史偏偏眷顾了这里,桐木村的茶叶,使它名扬海外。
 
传说在清雍正年间,桐木的胡氏家族中有个叫胡福四的年轻人,有一次受父兄之命,乘水路去广东办事。途中在广州附近水域遇暴风致翻船落水,幸遇一过往船只搭救。这艘船的主人恰是某英商洋行买办的眷属,买办大人见胡福四机灵俊朗,便有意提携他。当听闻这个后生来自茶乡时,大人便指点商机于他,说是洋人喜欢一种红茶,而这种红茶是一个少数民族的特产,因为产量极少,往往重金难求。这位热心的买办大人还将这种红茶的基本制作方法一并传授给了胡福四,并嘱咐其返乡后必如法制作。胡福四回到桐木后,不免一番努力,用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工序精制而得汤色红、味鲜醇、耐冲泡的的红茶,就此,桐木的工夫红茶终于面世了,取名: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
 
酒香不怕巷子深,茶好引来四方客,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叩开国门,销往海外,从此芳名远播。史料记载,从咸丰年间开始“英商购买华茶,以桐木出产为最”,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一时间风靡英伦三岛。随着1898年三都澳的开埠和“福海关”的成立,三都澳成为福建乃至全中国茶叶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被称为中国近代东南的“海上茶叶之路”。日益发达的水路航运网络,使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与海外的距离大大缩短,往来桐木的茶商也络绎不绝。在鼎盛时,武夷山的茶商甚至斥资成立“福寿轮船公司”,用货轮直接将茶叶运往福州港和三都澳。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除了从水路转运到各国之外,还有一部分则是和武夷茶一起步入万里茶路。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由晋商从武夷山运达山西大同,然后分为两路,一路运往呼和浩特,另一路经天镇运往张家口。
 
数量日增的红茶海外贸易为桐木村注入了活力,使它成为八方茶商趋之若鹜的生财之地,村子很快就繁荣起来。从清咸丰到光绪的几十年间,许多茶商、茶农纷纷在此定居置业。桐木村里,茶庄货栈鳞次栉比,长街幽巷庭院深深,从这里先后走出了施光凌、胡大盛、吴步云、施长壎、胡兆江等一批纵横商界、叱咤风云的闽人茶商。最鼎盛时,光桐木村一条街就有三十六家茶行,每年制干茶两万多箱,茶叶收购范围几百里,揽括周围七、八个县,远销二十多个国家,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每逢春季,村中街市便“工兮商兮,攘攘熙熙”,茶香浮动,并且弥月不散,俨然一幅清明茶乡图。民谣唱道:“三月桐木好景世,左右茶行大街中”、“茶季到,千家好,茶袋铺路做床倒”,正是当年桐木村市井繁华、茶季兴盛的写照。
 
那时候桐木的茶行,临街是铺面式,有两层、三层的建筑,最高到四层。底层用来收购茶叶用;二层用来放置各种制茶设备,作为精制的场所;三层用做仓库。就在这条桐木街上,当年有一家元记茶行,以白云山下的岭下村为根据地,收购初制干茶。茶行由3座房屋组成,共有铺面36间,雇工100余人,拣茶工200多人,一年能制作干茶2000多担。这家茶行在每年发放“茶银”时,需要70多人,挑着140多桶(每桶装1000块)银元,一路从桐木挑到岭下村,发放给当地农民。而岭下村的庄稼汉们见到这些白花花的银子,不禁惊讶地说:“冬天我们挖的番薯还没这么多哩!”
 
在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的鼎盛时期,很多嗜茶的欧洲人,只知有桐木不知有福建,往来书信甚至无需写明省、县的详细名称,只写“中国桐木”,就能准确无误地送到收件人手中。英国的王公小姐们除了喜爱它清甜醇美的口感以外,也对它所代表的茶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而英国女王见人们在冲泡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的过程中,以扇作为屏风,就赐给桐木茶商一把和扇,成就了一段“一扇屏风”的佳话。“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凭借着它的香气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汤色红亮而名声大噪,被列为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首。1915年,“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和贵州茅台酒一起,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关概况
 
然而繁华如梦。第一次世界大战阻隔了海陆交通,再加上当时印度红茶规模化的兴起等原因,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的市场瞬间萎缩,桐木村的繁荣也成过眼烟云,坠入了尘封的历史,茶村到处显得民生凋敝,与之前的盛世场景大相径庭。自那时起,桐木村的村民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制作绿茶和花茶,桐木的工夫红茶产量逐渐萎缩。直到改革开放后,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这个白云山麓的红衣佳人,才终于重洗仙颜,再现“生态、和谐、健康、高贵”的品格,它再度以其醇厚的芳香,走向人间世界。————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之祖
 
作为“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的发源地,今日的桐木村仍遗存有许多与茶有关的古建筑,村内保留着清代风格的古民居、古茶行、炮楼、廊桥、天后宫、施氏祠堂、胡氏祠堂等建筑。漫步于风雨廊桥之上,巡回于青砖黛瓦的坊巷间,游人仿佛穿越时空,重温了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跌宕起伏的历史。一片小小的茶叶,竟能反映大至国家的兴衰,小至村落的沉浮和百姓的贫富,不由人感慨万千。————走进桐木关探访正山小种红茶发源地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正山小种红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859366756 正山小种茶叶客服QQ号QQ号:5131798
正山小种百科
桐木关独特的生态环境成就了正山小种的品质 正山小种以其特殊而迷人的香味而驰名海内外,是世界红茶的鼻祖,一张芳香的中国名片。 其品质之所以优异,重要的是由于产区自然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