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红茶是茶类中常见的一种,它的诞生为我国茶叶的出口开启了一个新纪元。正山小种红茶发展历史悠久,关于它的来源历史,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1568年,崇安县桐木关庙湾江氏先祖因兵扰使茶叶过度发酵,遂采取补救措施,利用松木烟熏,制成后发现,汤色橙红亮丽,散发出一股纯天然的桂圆香和松烟香,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红茶“正山小种红茶”。时隔四百余年,正值春节将至,为纪念正山小种红茶的诞生,也为满足红茶爱好者的消费需求,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特别推出了“元正1568”(正山小种)礼盒(以下简称正山茶业)。正所谓,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茶不同。曾经以其香醇与甜在欧美国家掀起一股“红色旋风”的正山小种红茶却依然成为了茶叶消费者热捧的对象。
红茶鼻祖正山小种
据史料记载,桐木在宋代称崇安县,这里的劳动者主要经济来源为桐油及制作绿茶类的“龙团凤饼”贡茶。由于桐油生产的繁荣,因而当地大量种植油桐树,故该地称为桐木,出入中原的关口称为桐木关。相传,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因时局动乱不安,且桐木是地外入闽的咽喉要道,因而时有军队入侵。有一次,一支军队从江西进入福建过境桐木,占驻茶厂,茶农为躲避战争逃至山中。躲避期间,待制的茶叶因无法及时用炭火烘干,过度发酵产生了红变。随后,茶农为挽回损失,采取易燃松木加温烘干,形成既有浓醇松香味,又有桂圆干味的茶叶品种,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红茶,又称之为“正山小种红茶”。
1601年,荷兰商船首次来到中国,首先把少量的武夷茶运回欧洲后,立即在欧洲风靡起来,并成为西方与中国贸易的主要产物。1604年,武夷茶首次远销英伦,因其独特的风格,瞬间俘虏了英国王公贵族的嘴巴,成为他们弥足珍贵的奢侈品。更有趣的是,因为它引发了一场英国乃至全世界的饮茶时尚风暴。
“正山小种”红茶出世后相继产生了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等其他工夫红茶。因此,为区分“乌茶”和其他工夫红茶,当地人特将“乌茶”改为现今的“正山小种”红茶。“正山”乃表明正宗高山所产之意,“小种”是因其产地范围小,数量少而定。另外还规定,凡是以桐木为核心的方圆50平方公里,在相同海拔,相同地域,采用同一种加工工艺,制作出同一种桂圆汤香味的红茶统称正山小种红茶,其他红茶一律称为工夫红茶或外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有自己的特色,诞生百年来,声名远播,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鲜的色彩,也给人们带来了健康。
版权声明: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自www.zsxztea.com(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网),否则须承担法律责任。"鉴别真伪、购买试用装,开店加盟,学习交流"请加老侯微信:13859366756
![]() |
![]() |
![]() |